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日月春晖渐,光华万物新。值此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新年的祝福!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致以美好的祝愿!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奋力推进“双一流”创建、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弘扬教育家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勠力同心、砥砺前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开创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我们坚持交叉融合、重点突破,“双一流”创建更加坚实。瞄准国家战略需求,聚合优势资源,实现关键领域突破。化学学科围绕药物创制与绿色创新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持续提升重大疾病防治和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物理学科聚焦理论物理前沿,开展基本粒子及相互作用原始创新研究,探索物质深层次未知结构,揭示自然奥秘。形成了以两个“双一流”创建学科为引领,以省级、校级特色骨干学科为主体,以新一轮25个省重点学科为基础的学科建设体系,学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凝心聚力,科技创新港建设更加高效。科技创新港一期一批项目12.6万平方米建筑,已进入室内外装饰装修收尾阶段;一期二批项目13.8万平方米建筑主体已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一期三、四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二期土地征收和规划建设工作已经启动;附属中学平原校区已完成规划设计,人才公寓正在优化方案。师大育人育才、科技创新、人才汇聚“三位一体”的创新高地正在由“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我们聚焦顶层设计、锐意进取,综合改革更加深入。以学校章程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调整学术委员会组成,成立学术道德与伦理委员会,确保学术决策科学民主。深化“大部制”“书院制”“院办校”、目标管理、绩效分配、人才评价等系列改革,扩大二级单位自主权,夯实学院主体地位,增强学院创新发展动能。理顺部门管理职责,优化议事协调机构,构建科学合理、简洁高效的“扁平化”决策运行机制,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我们注重聚才引智、延揽人才,师资队伍更加雄厚。探索建立“人才特区”,畅通人才提升通道,全职引进发达国家院士等领军人才2人,国家杰青、长江学者等卓越人才6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等杰出人才3人;注重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获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优青1人,高层次人才引育数量质量创历史新高。全年引进博士155人,博士后进站172人。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激发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实验室主任常俊标院士作为受表彰代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我们潜心立德树人、培根铸魂,人才培养成果更加丰硕。召开学校第六届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圆满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依托9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俊甫书院和数学、物理学2个河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构建三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平原书院,统筹本硕博师范生的培养与管理,努力实现卓越教师贯通培养;在省内率先实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学院筹建工作,全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实施研究生质量提升工程,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巴黎奥运会、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我们勇攀科学高峰、久久为功,科研实力更加强劲。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的科研,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5个国家1类新药正在进行Ⅰ-Ⅲ期临床试验,加入LHCb国际大科学实验合作组;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Nature Chemistry、Nature Plants、《中国社会科学》等顶尖刊物发表标志性成果;获批国家自科基金79项,其中,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1项(省内唯一);国家社科基金42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国家语委重大项目1项;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成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深圳研究院,与规上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围绕国家需求、精准发力,专业和学位点布局更加合理。积极落实省委“三个调整优化”战略,稳步推进专业“增、停、撤、塑”,本科招生专业数量优化到79个。新增教育学、统计学、中国史、生物与医药4个博士学位点以及密码学、应用伦理、国际事务3个硕士学位点。目前,学校拥有博士学位点15个,硕士学位点56个,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强化协作交流、开拓创新,合作办学更加多元。与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华南师范大学等兄弟院校积极推进教育部协同提质计划,持续提升师范教育水平和服务基础教育发展能力;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产教融合育人基地框架合作协议,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凝聚全校国际化办学共识,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与法国普瓦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13所世界知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签署合作办学机构“佩皮尼昂国际理学院”共建协议;成为河南省首个加入欧盟伊拉斯谟计划的高校。
我们坚持用心用情、师生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完善“一网通办”功能,上线智能财务报销系统,升级智慧学工、河南师大微服务等平台。持续优化师生学习生活环境,完成大学生活动中心改造、洗浴进宿舍、餐厅“明厨亮灶”全覆盖等重点工程20余项。保障教职工福利待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健康体检、困难职工帮扶,落实老同志政治和生活待遇,不断改善附属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职工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师大的每一份成就,都凝结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每一次攀登,都汇聚着奋进的磅礴力量;每一个突破,都开启着崭新的美好未来!在此,向全体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登万丈楼。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双一流”创建的关键之年。让我们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乘势而上、踔厉奋发,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愿伟大祖国山河锦绣、国泰民安!
祝愿河南师大勇立潮头、再谱华章!
祝愿广大师生新年快乐、幸福安康!
校党委书记、校长 冯淑霞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