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硼化学团队夏庆春博士在国际化学期刊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德国应用化学》)发表题为Engineering Bodipy-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Full-Spectrum Photocatalysis in Amide Synthesis的研究论文。化学化工学院2022级研究生刘斌卉、剑桥大学陈旭博士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我校夏庆春博士、安徽工业大学袁国赞教授、剑桥大学David Fairen-Jimenez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
传统金属-有机框架(MOFs)作为光催化剂因其光响应范围有限,限制了其光催化能力,而开发全光谱响应的光催化剂是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化的重要挑战。研究团队通过羧基功能化bodipy配体与Zr-oxo簇构建高稳定性金属-有机框架,创新性地利用bodipy模块中的酸性甲基与多种小分子醛在非均相条件下缩合,成功将MOFs的带边扩展至近红外甚至延伸至红外区域,实现400-1600 nm全光谱吸收。而Zr-oxo簇中的Zr(Ⅳ)离子还可被其他外源金属离子(Sc3+、Ti4+、V4+和Sn4+)进行部分交换,进而改善MOF框架内部的电荷转移效率,进一步提高光催化活性。该系列MOFs能够在可见光,尤其是太阳光照射下实现C-H活化和C-C构筑,并表现出良好的可循环稳定性,有望推动高效光响应材料的发展。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05405
(化学化工学院 蒋 涛 王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