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主办,社会事业学院、河南省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研究系列学术活动研讨会在我校举办。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玉珍,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俊彦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的青少年研究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研究者近百人参加。开幕式由社会事业学院党委书记张向东主持。
杨玉珍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社会事业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河南省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近年来取得的成果。她表示,我校始终坚持新时代青年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用心用情做好党的青年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青年成长成才。未来将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围绕青年发展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竞争力,为新时代青年发展贡献师大智慧和师大力量。
刘俊彦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这一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既为青年发展提供了施展才干的广阔舞台,也要依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发挥先锋作用。广大专家学者要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的关系、明确当前青年研究的重点、构建中国青年研究自主知识体系,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感召青年,为强国建设培养更多人才。
清华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刘精明、我校社会事业学院院长王君健、同方知网产品专家孔德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组织所副所长郑浩等四位专家分别以“发展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对青年发展研究的启示”“从制度嵌入到动态适应:风险社会下青年发展型街区建设理念的韧性转向”“如何利用文献分析和AI工具做好中国式现代化与青年发展研究”“数智时代大型社会调查的价值与实践——基于2024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综合调查的思考”为主题作主旨演讲。
研讨会专门设置“青年发展研究中的调查方法运用研讨会暨CYDS2024调查交流会”“少年儿童发展研讨会暨《少年儿童研究》2023年度优秀作者座谈会”“青年发展的新成就新情况新成果研讨会”等三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相关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此次研讨会学术氛围浓厚,研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时代青年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创新创造和成长成才的典型案例,梳理了新时代如何系统性优化青年工作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运行机制和实践效能,丰富了以青春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社会事业学院 韩雅冰 伊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