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贺鹤勇教授做客俊甫讲堂
发布时间: 2024-11-18 浏览次数: 10


1116日上午,应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复旦大学贺鹤勇教授在化学北楼N102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题为“氧化物表面氧空位的核磁共振研究”的学术报告,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报告由学院王慧勇教授主持。

贺鹤勇教授首先论述了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中的重要性。接着,他从氧化物酸碱性的共表征研究、含水状态下氧化物酸性的研究以及在氧化物表面氧空位的研究等三方面对固体核磁共振技术进行了深入阐述。最后,他详细地介绍了其领导的课题组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多相催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报告结束后,贺鹤勇教授就与会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专家简介

贺鹤勇,剑桥大学理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J.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编委会委员,《催化学报》和《波谱学报》编委会委员,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多相催化反应、固体核磁共振和多孔材料及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他引约11000次,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7项,先后主持973课题、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等重要项目。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育才奖、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荣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