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宽实验班学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对前沿交叉学科的理解,3月9日下午19:00,2023级行知实验班于学院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了第9次专题报告会。2023级实验班班主任朱鹏、青年教师孟铖铖以及实验班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报告。本次报告由朱鹏老师主持,孟铖铖老师主讲。
生态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交叉学科,其核心在于揭示水文机制对生态格局的影响,以及生物过程对水循环的反向作用。本次报告围绕“认识生态水文学”、“了解生态水文学”和“学习生态水文学”三个方面,系统介绍了该学科的形成发展、基本原理及常用研究方法。报告首先指出生态水文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前沿性,及其对生态学和水文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强调了陆地植被生态水文过程研究的必要性。接着,报告从植物叶片、植株个体、植被群落、生态系统和流域区域等不同尺度,阐述了生态水文学的基础知识与原理,指出不同尺度研究内容与研究手段的差异,并重点围绕“土壤-植被-大气水热耦合理论”和“生态系统的碳氮水耦合循环理论”两个方面介绍目前生态水文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明确了“生态水文学”在构建流域水-生态-经济社会耦合与协调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科学意义。最后,报告就本科学习阶段,生态水文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生态水文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进行了讨论。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到场老师与同学就“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生态水文模型的构建”以及“生态水文学理论在旅游管理领域的应用”等问题展开交流。
此次讲座的成功开展,为同学们揭开了生态水文学领域的神秘面纱,使大家对这一前沿交叉学科形成了初步认知,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对相关领域的学习热情,为我院跨学科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助力。
文字:朱鹏、岳佳慧;图片:梁嘉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