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郭进先副研究员应邀到我校讲学

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次数:136



3月3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郭进先副研究员应邀在物理南楼217报告厅为物理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基于拉曼存储的高性能量子信息处理”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随着量子信息技术发展,量子存储技术作为基础组成之一,正在从传统的延迟功能过渡到信息整合处理。然而,存储效率低下导致的量子态破坏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郭进先副研究员在报告中指出目前团队实现了基于热Rb87原子系综的高性能原子拉曼存储,该技术得益于该团队发现的光-原子时空转换机制,配合自适应控制技术,实现了对17纳秒光学脉冲94.5%的存储效率。在单光子级相干输入条件下,获得了高达98.9%的无条件保真度,这一结果超越了量子克隆的限制。进一步,郭进先副研究员通过实验验证了压缩真空态的存储,在输入压缩度仅有1.6dB的条件下输出压缩度仍有1dB,同时,在41.6ns脉冲输入条件下,输出仍能保持0.55dB的压缩度,打破现有连续变量量子态的存储记录,为存储技术在量子信息处理实际应用中的进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报告结束后,郭进先副研究员认真细致地回应了学院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并与师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专家简介:

郭进先,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原子混合量子精密测量以及高性能量子存储及量子信息应用。在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Physics Review Letters,Optica,Optics Letters在内的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获得2020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项目,2015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

(物理学院 张莹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