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弘扬教育家精神,锻造强国之师——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

时间:2024-04-07浏览:69设置

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阐述了颇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高素质末来教师,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坚定“理想信念”,做教育强国的建设者。一名优秀的老师,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把个人的教育事业时刻与民族复兴、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一方面,要树立崇高理想,立志服务党和国家,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有力的创新措施,积极回应国家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关切,为实现教育强国贡献个人力量。

注重“立德修身”,做润己泽人的“大先生”。新时代教师要以德行滋养风气,引导学生守正道、求真理,最终达成向上向善的教育目标。广大教师应学做楷模、争做楷模,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成为以德施教、以德立身之师。一方面,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道德之师”,涵养“浩然之气”。为达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教育目的,新时代教师需要内在修心、外在修身,养成修己安人、知行合一的品德素养,以身作则地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广大教师要形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高度自觉,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带动学生,致力于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掌握“扎实学识”,做博学多识的传道者。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教师应具有坚实的知识储备,拓展研究思维与视野,努力向“学习型教师”“复合型教师”转变。一方面,广大教师要建构多元知识结构,并且不断地更新与完善,掌握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了解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从“教书匠”成为“教育家”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升教育研究能力则是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必经之路。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弘扬并传承教育家精神,需要以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心,选择真正回应时代诉求的教育研究课题,努力实现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寻求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解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困局问题和瓶颈问题。

探寻“育人智慧”,做学生发展的指路人。育人智慧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应有之义,体现着教师的育人品格和育人能力,影响着立德树人的实效。新时代弘扬教育家精神,要求教师以教书育人为首要任务,既要启发智慧,又要浸润心灵,以彰显育人本质。一方面,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把握育人本质,从学生自身出发,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探寻育人智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遵循“分层施教、精准施教”的原则,挖掘学生潜力,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同时,也要把“有教无类”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被关爱、被理解,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

注重“开拓创新”,做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具有高素质的未来教师要开拓创新,勇于探索,营造钻研、善教之风,争做创新思维的引路人。一方面,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领路人,新时期的教师应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思路、探索教学方法。善于引导学生形成与时俱进、知难而进、突破上进的探究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实践训练、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之泉。另一方面,教师要做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科研工作者,力求把科研创新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动能。创新型教育工作者要以科研创新思维增强洞察问题的敏锐性和预见性,乐于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勇于探索新领域、新课题、新学科,善于突破陈旧固化的思维模式,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产出新颖、独到的科研成果。

怀有“仁爱之心”,做启迪心灵的工程师。仁爱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教育家们特有的重要精神内核。作为新时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家精神,需要积极涵养为人师者的仁爱之心,要以爱育爱,传承甘为人梯、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保持敬业乐教、关爱学生的职业热忱,秉承燃烧自我,照亮他人的精神品质,让教育家精神贯穿始终。同时,要时刻对标师德师风具体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文化追求,常怀仁爱之心,在奉献中彰显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想。

作者简介:李洪修,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