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河北大学管越强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发布者:杨钧棠发布时间:2024-11-19浏览次数:60

11月14日,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河北大学管越强教授莅临我校,做题为“中华鳖健康养殖、良种选育与生态毒理”的学术报告,学院师生120余人参加。

在本次报告中,管越强教授首先对中华鳖的品系和养殖方式进行了介绍,然后从生态毒理、营养免疫、功能基因以及黄金鳖的体色发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研究,具体包含微生态制剂,复方中草药等对中华鳖免疫方面的影响,并从分子层面探究了永章黄金鳖体色发生的分子机制。

报告会后,与会师生就爬行类动物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同管越强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此次讲座让全体参会师生深刻地理解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龟鳖类在生理和免疫方面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扩大了师生对爬行类动物在免疫、生理和分子层面对环境适应机制的理解。

专家简介:

管越强,教授,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学专业,2004-2006年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博士后研究,2011-2012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国家公派访问学者。曾任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河北大学综合实验中心副主任,现任河北大学博物馆馆长,兼任河北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生物类教指委委员。

研究方向为水产动物健康养殖,重点是中华鳖健康养殖与良种选育。联合研发出水产新品种“永章黄金鳖”。在Aquaculture、Aquatic toxic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担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河北省龟鳖养殖岗位专家、河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近5年主持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项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课题及河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20余项。曾荣获河北省海洋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河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河北省“学雷锋先进个人”,河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首届“师德标兵”等称号。

(生命科学学院 张丽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