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提质增效指南(第一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强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培养,更好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努力把高校学生宿舍打造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三全育人”的重要阵地,党委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决定联合开展宿舍焕新行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4月-6月
二、活动主题:雅室共美·文明同行
三、活动内容
(一)强引领,“三学”提认知。
各院(部)政工干部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深入学生中讲制度、提要求、解难题,将宿舍焕新行动作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美化社区育人环境、增强大学生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等的重要载体,引领全体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共创干净、整洁宿舍的重要性,增强打造温馨、和谐宿舍家园的决心。
1.学规章制度
依托院(部)部署动员会、年级大会、党团班主题教育、宿舍长会议等,深入学习《学生手册》《研究生手册》《学生宿舍管理规定》等文件,制定各“一站式”学生社区宿舍文明公约、宿舍卫生标准等制度,带领大学生知规矩、找差距、重行动,提高宿舍卫生从我做起的思想认识,做到知行合一。
2.学内务技能
将宿舍内务整理训练与劳动教育相结合,依托宿舍观摩、收纳讲座、经验分享、空间设计大赛、微课创作等形式加强宿舍内务整理技能培训,帮助大学生掌握合理利用宿舍空间、巧妙整理宿舍物品的方法,学会立足各“一站式”学生社区宿舍实际情况做到合理规划、整洁有序,进一步提升劳动技能。
3.学安全知识
通过专题讲座、应急演练、案例展播、知识竞赛等方式,系统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如火灾逃生路线规划、灭火器使用实操)、防电信诈骗技能培训(识别冒充师长诈骗话术、网络刷单防范技巧)及违章电器警示教育(大功率电器危害实验演示、合规电器目录公示)等,持续强化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能力。
(二)建机制,“四自”促成长
各“一站式”学生社区要以楼宇管理委员会为依托,注重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学生骨干、校级荣誉获得者等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带头执行“一站式”学生社区文明公约、带头申请加入焕新行动志愿宿舍、带头开展宿舍卫生整改、带头参加楼层卫生监督评比等,形成“标杆效应-辐射带动-整体提升”的自治链条,将先进典型示范力转化为文明养成的持续推动力。
1.自我教育:常态化引导强责任
增强大学生主体责任意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养成每日小整理、每周大扫除、定期断舍离的良好卫生习惯,进一步树立劳动光荣意识。
2.自我管理:标准化流程促落实
构建“个人-宿舍-社区”三级管理体系,推行责任分工、日常维护、动态督导的全流程机制。宿舍长要积极制定、带头执行宿舍内部值日轮岗与定期扫除制度,社区组织开展宿舍美化大赛、内务整理大赛等以赛促管,推动文明建设要求转化为常态行动。
3.自我服务:项目化实践育担当
构建“日常维护+标杆创建+志愿服务”项目化实践体系,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认领公共区域保洁、参与标杆宿舍创建、参与楼宇环境治理等实践项目,深化“我的社区我守护”责任意识。
每层由志愿者轮值组建“文明观察团”,每周固定时间开展“扫楼互评”活动,记录宿舍卫生情况和安全隐患,形成检查问题清单反馈至各院(部)辅导员,作为评价学生日常表现的重要依据。
(三)树典型,“四评”创示范
建立多维典型选树机制,形成“评优树典-辐射带动-长效养成”育人闭环,通过设置社区大厅、楼层荣誉墙,开展优秀宿舍颁奖、挂牌等推动文明建设成果从点上示范向全域提质延伸。通过评优牵引、典型引路、品牌引领,实现“评选一个、带动一片、提升一域”的育人实效。
1.评先进个人
结合劳动教育和社区服务工作特点,各“一站式”学生社区要立足工作实际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断舍离达人、空间魔法师、生活美学家等先进个人评选并给予奖励。
2.评优秀志愿宿舍
党员、优秀团员、各类学生骨干、校级及以上荣誉获得者所在宿舍要带头申报焕新行动志愿宿舍,带头开展社区内环境美化、文化营造等志愿实践,建立“申报-验收-挂牌”管理流程,通过标牌悬挂、专项奖励强化示范效应。
3.评样板宿舍
实施宿舍“周查月评年表彰”动态评定机制,综合日常检查、志愿实践、荣誉积累等维度,评选一批宿舍焕新行动“样板宿舍”,并优先推荐参评校级、省级文明宿舍,形成典型培育梯队。
4.评活力社区(楼委会)
围绕安全达标率、活动覆盖率、学生满意度等维度,评选焕新行动期间工作积极、方法创新、成果突出的活力社区和楼委会,并给予奖励支持,形成“标杆引领—全员共建”的治理生态。
(四)重实效,“三新”展形象
紧扣“焕新行动”阶段性成果展示需求,构建成效展示体系,推动宿舍文明建设从“点上突破”向“全域深化”升级,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育人新范式。激发学生“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实现“环境改善—习惯养成—素养提升”的良性循环,培育知行合一的宿舍文明新风尚。
1.树新风:文明涵养成效可感知
通过“焕新行动”推动学生个人文明素养提升,学生养成个人卫生习惯、自觉遵守社区文明公约、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个人思想认知、行为习惯、责任意识、协作精神等不断增强,实现“三进阶”:从被动整改到自觉维护,从个体行动到协作共建,从突击治理到长效养成。
2.焕新颜:环境改造成果可呈现
通过焕新行动学生宿舍环境实现一批样板宿舍“三转变”:杂乱变有序、单调变雅致、疏离变和谐,依托“改造对比展”“宿舍变形记”“样板间开放日”等活动,带动更多宿舍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强化环境育人辐射效应。
3.出新效:创新实践案例可推广
探索建立“一站式”学生社区“发现—培育—推广”全链条转化机制,系统梳理各院(部)、社区宿舍焕新行动中的特色实践案例,努力形成“一社区一特色”的品牌项目,通过巡回宣讲、案例手册等载体搭建经验共享平台,推动优秀经验从“点上示范”向“全域应用”转化,形成可复制的宿舍文明建设路径。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建立学校总体安排部署、有关部门协调联动、院(部)落实主责、学生自我管理的四级体系。各院(部)、学生社区要迅速行动,精心组织,确保“雅室共美·文明同行”宿舍焕新行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功能。
(二)加强联动,实干担当。党委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联合保卫部门、后勤部门主动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情况,解决实际困难。推行“院(部)副书记随机督查-辅导员常态化抽查-楼委会定时检查—学生个人每天自查”联查机制,检查结果作为学生日常表现的重要内容纳入到评优评先中,作为党(团)员发展、学生干部选拔、荣誉推荐等的重要参考。
(三)广泛宣传,确保实效。各院(部)及学生社区要注重宣传推介,创新工作方式,及时总结经验,精选宿舍改造案例,通过“宿舍故事分享会”“云端微课堂”等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局面,呈现宿舍从“脏乱差”到“净美序”的变化过程,展现大学生提升责任意识与协作精神的成长过程,形成环境改善与素养提升双向促进的育人格局。
党委学工部
党委研工部
校团委
2025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