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的“谐音梗”

时间:2022-03-01浏览:2440设置

从古至今,一些地名在口耳相传过程中会产生变形。有的属于地名的因声起意;有的属于谐音变形;有些地名发生音变,并形成趣味盎然的民间故事;有些地名经过“谐音雅化”被改造。

图片
图片
因声起意
图片
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liú)把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的一座宫殿命名为握发殿。这是以周公“一沐三握发”的典故命名,含蓄地昭示出这位帝王踵武前贤、为政勤勉的抱负。但当时京城百姓不懂其中蕴含的深意,于是因声起意,把这座宫殿称为“恶发殿”。“恶发”是当时的口语词,意为生气、发怒。当地百姓将其理解为:“钱王怒即升此殿也。”于是,“握发殿”就变成了“恶发殿”。
图片
汉代大儒董仲舒的陵墓,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城墙和平门内以西600米处马道以北。唐代和明代修城,使这座陵墓保存于城内,官吏军民至此下马,以示崇敬,故名“下马陵”。可是后人因声起意,称这座陵墓为“虾蟆陵”。唐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就有“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的诗句。
重庆市酆都(今作“丰都”)县城北隅有一座酆(丰)都山。相传汉朝人阴长生、王方平曾先后在这座山上修炼成仙。后来当地人在山上设立“阴王庙”,奉祀这两位仙人。庙名“阴王”就是两位仙人之姓的合称,其结构当与“李杜”“元白”“韩柳”等相类。但是民间把庙名“阴王”误解成“阴间之王”,即“冥王”。于是,这座“阴王庙”就成了“阎罗天子祠”,酆都城便成了“阴曹地府”。误会加附会,谬解复讹传,于是关于“酆都鬼城”的一系列民间传说便接踵出现并渐成系统了。
江苏某地有一座羽林将军庙,老百姓搞不懂“羽林”,顺口把它说成“雨淋庙”,于是这座庙就不盖房顶,任凭雨水淋浸神像。
山西有地名“丹朱岭”,传说丹朱是远古帝王尧的儿子,曾受封于此地。当地百姓在丹朱岭为丹朱祀神设庙,“凿一猪形,以丹涂之”,就是塑造一头抹成红色的猪,摆设在神案上供人奉祀。“丹朱”变“红猪”,这类因声起意的笑话实在多不可数。

图片
图片
谐音变形
图片
现今的一些地名产生于对原名的谐音变形。
葛洲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长江中的一座江心岛。据说,这座小岛上最早有两户居民,一家姓郭,一家姓邹。小岛当初以两户居民的姓为名,叫“郭邹”岛,后写成“葛洲”岛,再后来,此地由于修建了葛洲坝大型水利工程而名扬天下。
澳门古称“蚝镜”,称其为“蚝”,是因澳门昔日滩涂多产蚝(牡蛎);称其为“镜”,是因澳门昔日的三个海湾——北湾、南湾、西湾——环抱状如半边明镜。由于澳门位于珠江口,故又称为“蚝江”。后来当地文人觉得这个“蚝”字太俗,不够典雅,便易“蚝”为“濠”。于是,澳门便以“濠镜”或“濠江”作为别称了。
图片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家乡——福建省厦门市集美村是驰名海外的胜地。此地景美、人美,名字也美——“集”众“美”于一身。其实“集美”最初的地名是“尽尾”,意思是“大陆的末端”,其名突出了这个沿海渔村地理位置的特点。早期的集美是厦门市北部的一个小渔村,经由高集海堤与厦门岛相连。由于集美地处天马山脉蜿蜒而下的七个小山丘的最尾端,当地人称之“尽尾”。另外,它又处在浔江的末端,在清朝时又称为“浔尾”。抗战时期其属于“集美乡集美社”,1953年改称“集美镇”。由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倡导兴学救国,在家乡兴学办校,人们又称之为“集美学村”。
图片
四川大学原有一所宿舍名叫“涛邻村”,名取“与唐朝女诗人薛涛为邻”之雅意。后来人们也许是嫌“涛邻”两字写起来太繁杂,或是不愿为解说此名绕这么大的弯,干脆把它称为“桃林村”。易“涛邻”为“桃林”,虽与初衷相悖,但亦与学府培桃育李的宗旨相谐相生。
在天津地名中,这类谐音转意也不乏其例。如红桥区历史地名为“梁家嘴”,早年此地住着姓彦与姓和的两家人,地称“两家村”;后因其地紧傍河湾,状如嘴形,故改称“两家嘴”;最后定名为“梁家嘴”,系天津方言口语发音迅捷使然。另有“西湖村”原名“徐胡圈”,“吴家窑”原名“五家窑”,等等。
朱千华先生在《二十四桥今何在?》一文中,提出了“扬州二十四桥极有可能是与之读音相似的‘阿师桥’”的新观点。他论证说:“在沈括列出的那些桥名目录中,笔者发现二十四桥与阿师桥读起来极其相似。杜牧将阿师桥变为二十四桥极有可能,因为这样有两个好处:一者,可以符合诗歌对句时的字数要求;二者,用二十四桥还可暗显扬州作为水城桥多水美的特点。”(《中华读书报》1999年8月25日)文中提到沈括所列的桥名,是指《梦溪笔谈·补笔谈》记载的扬州桥名。朱先生久寓扬州,对二十四桥桥名的这个考证,令人耳目一新,且符合地名谐音变异的特点,可备一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故事联想
图片
地名音变有时还可以成为某个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的起因。
闽南沿海泉州南岸有一座古塔名叫“关锁塔”,建造于南宋绍兴年间,成为当地著名的航标;可是民间以谐音称之为“姑嫂塔”。因声起意的民俗思维模式,使人们围绕这个塔名,创作出一个辛酸的侨乡故事,代代相传:泉州有姑嫂二人,相约每天各背一块石头登上海岸的小山,以远眺港外返航的舟船,盼望出洋的亲人返乡;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亲人没有盼回,姑嫂日携一石却堆积成山。后来人们用这些石头修建成一座高塔,命名为“姑嫂塔”。这个“姑嫂塔”的故事与广为传诵的“望夫石”的民间传说属于同一类型。
江西省九江市鄱阳湖中有一座大孤山,附近江中有一座小孤山,两山遥遥相望。民间称之为大姑”与“小姑”。小孤山对面江岸有澎浪矶,就是江边的一座礁石小岛。人们把这“澎浪”称为“彭郎”,并把“小姑”和“彭郎”描述成一对恩爱夫妻。宋人苏轼名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中写道:“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利用地名音变形成的民间故事作诗的结尾,使全诗充溢着幽默的情调,余音袅袅,读来引人联想。
图片

图片
图片
谐音雅化
图片
将粗俗的地名进行谐音雅化,属于地名规范化简便易行的手段。
首先看台湾的三个地“基隆”“御使里”“蟠桃里”,寓意古雅,谁会想到它们的原名是“鸡笼”“牛屎崎”“番婆里”这样鄙俗的地名?
最为典型的谐音雅化,当数把粗俗的北京旧胡同名改造为典雅的新地名之举。这种变俗为雅的地名改造,确实是创造性的杰作。例如对于“狗尾巴胡同”“羊尾巴胡同”,有识之士就利用汉语谐音特点,把它们分别改为“高义伯胡同”“扬威胡同”。
图片
这种地名改造,由于充分发挥了汉语谐音造词的优势,所以简便易行。例如把“打劫胡同”改为“大吉胡同”,把“鸡爪胡同”改为“吉兆胡同”,把“鸡鸭胡同”改为“集雅胡同”,把“粪场胡同”改为“奋章胡同”,把“干鱼胡同”改为“甘雨胡同”,把“驴市胡同”改为“礼士胡同”,把“蝎虎胡同”改为“协和胡同”,把“母猪胡同”改为“梅竹胡同”,把“灌肠胡同”改为“官场胡同”等。至于把“屎壳郎胡同、闷葫芦胡同、东江米巷”分别改名为“时刻亮胡同、蒙福禄胡同、东交民巷”,也是地名谐音雅化改造成功的例证。

(来源:《语言文字报》公众号)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