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用能力:人工智能时代必修课

时间:2024-06-20浏览:10设置

作者说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 AI)技术的突飞猛进,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月16日,“OpenAI”公司发布首款用“Sora”制作的60秒文生视频,视频质量之高令人震惊。

今年两会期间,“人工智能”也成为关注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种种迹象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迭代速度将会越来越快。要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有效的“人机对话”是基本前提。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培养语用能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修课。


培养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如今,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普及以后,许多用户尤其是年轻人习惯以单词、独句,甚至以标点、表情、图片等替代正常的语言交流,这不利于提高语言组织能力。事实上,很多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运用能力着实堪忧,论文写作语句不通、文理不顺者大有人在,许多人连最基本的应用文体都不能熟练驾驭。其根源在于读得少、说得少,练笔更少。
显然,对于一个不会讲长句、不擅提问题的人来说,与人工智能工具进行畅通的“人机交互”是很困难的。为适应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至关重要。清华大学自2018年开始,为全校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通过高挑战度的逻辑性写作或说理写作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值得广泛借鉴。


编写故事的想象能力


与去年风靡全球的“ChatGPT”只能用文字对话方式生成文图、解答提问不同的是,今年引发关注的“Sora”能够通过一段文字生成时长为60秒的视频,画面效果有明显的镜头感。要更好地应用以“Sora”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工具,高质量的剧本或脚本是前提。编写故事是区别于论文、应用文写作的另一种重要技能,需要经过专门的反复训练才能习得。
现实中,许多年轻人喜欢刷抖音、看视频,却很少关注故事背后的剧情设计,成为只会“吐槽”而不会修改的“吃瓜群众”。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编写故事的能力,如撰写小说、剧本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组织、引导学生练习拍摄微电影、短剧等,在沉浸式训练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能得心应手地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人才。


提升修辞能力


众所周知,国外人工智能的研发普遍以英语作为人机对话的通用语言,而国内研究者以中文进行人机对话。相比于英语,中文有着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不仅表达形式和逻辑与英语不同,而且更有别具一格的语法和修辞。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如今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已经能够“听懂”各种中文方言和口语,并能给出非常精准的应答,甚至说出幽默俏皮的段子。

显然,这些机器人已深度学习了带有修辞内容的文艺作品。未来,如果我们仍然通过简单语句来与人工智能工具对话,很难使其生产出精彩的作品。因此,无论是人工智能的研发者还是应用者,都需要重视修辞能力的提升,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我所用。


重视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有时候标点符号的错用、漏用并不会导致误解,比如,许多人在微信交流中就很少使用标点符号。但面对人工智能工具,准确的表达离不开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在语音交互中,标点符号体现为语气上的抑扬顿挫和语句中的适时停顿;而书面语言交互中,标点符号则具体可见,且有严格规范的使用规则,错用标点符号往往会得到谬以千里的回复,甚至还会酿成大错,给人带来伤害或灾难。

运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文生文”“文生图”测试,同样的文字内容,断句方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这种差异,均为人工智能内置的“算法”使然。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在对话中规范使用各种标点符号,同时,也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摸索了解人工智能的语用规则和交互“习性”,以“投其所好”,获得满意的回应。

各种人工智能工具相继面世,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捷,也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无须“谈人工智能色变”,而应提前谋划、超前准备,锤炼自己的语用能力,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和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来源:《语言文字报》公众号)


返回原图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