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应文学院邀请,耶鲁大学博士、台湾中央研究院杨小滨教授在文学院报告厅作了两场学术报告。文学院近百名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赵黎波和副教授王冬冬主持。
9月20日晚,在题为《从拉康理论看台湾新电影》的报告中,杨小滨教授主要通过考察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三大导演的电影美学来阐述台湾电影中的不同文化指向。他认为,侯孝贤、杨德昌三位导演的电影美学,恰好可以通过拉冈(Jacques Lacan)理论中有关精神领域的三个层次想象界(the Imaginary)、符号界(the Symbolic)和实在界(the Real)来考察。在这三者的考察中,可以梳理出台湾电影中有关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错综复杂关系,即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各种辩证的、冲突的表达。由此,杨教授将三位导演的作品概括成三种不同的美学,侯孝贤:向想象界的怀旧——认同的美学——前现代作为一种现代目标。杨德昌:对符号界的批判——疏离的美学——现代作为一种后现代碎片。蔡明亮:与实在界的博弈——反讽的美学——后现代作为一种前现代幽灵。
9月22日下午,杨教授作了以《台湾当代诗的历史与现状》为视角的讲座。他从《龙族》杂志开始讲起,依次介绍了洛夫、余光中、苏绍连等诗人的作品。接着,杨教授着重强调了当代诗与现代诗的差异,从而切入台湾当代诗歌的讨论。他还介绍了台湾当代诗歌发展中的鸿鸿、夏宇、陈克华等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通过对诗人作品的思想内涵、表达情感等的解读,杨教授就很多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谈论了台湾当下的生存现状和文化语境,从现代主义讲到后现代主义,对台湾当代诗坛对诗歌形式和诗歌话语的大胆尝试做了着重的介绍
讲座结束后,15级戏剧影视文学同学依托专业知识,就杨教授的讲解提出自己的看法,教授对同学们的热情提问也做出了详细解答,令同学们获益匪浅
(文学院王文雅 张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