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耶鲁大学两位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

发布者:屈会超发布时间:2024-11-25浏览次数:98


1121日,耶鲁大学玛丽·塔克教授与约翰·格瑞姆教授来我校交流访问,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与文学院师生就生态文明话题展开交流。交流会由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丁永祥主持,学院师生参与学习交流。

玛丽·塔克与约翰·格里姆展示了二人耗时十年创作的纪录片《宇宙的旅程》,对纪录片进行详细讲解,以诗意且引人深思的视觉形式向学院师生阐述了生命在宇宙中的演进过程与规律。在环境气候和社会危机加剧之际,两位教授呼吁人类重视地球上其他生命的价值,增进与地球的紧密联系。他们表示《宇宙的旅程》不只是科学探索之作,更是人类意识觉醒之旅,影片倡导借符号意识构建群体幸福感,揭示了生命间的相互共生关系。

玛丽·塔克提出,通过观看这部作品,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与地球建立更加紧密连接的紧迫性,进而促使人们在行动上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珍视所有生命。玛丽·塔克与约翰·格瑞姆就师生提出的“对于外星移民计划的看法”“庄子齐物论中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乡村生态文明对乡村文化的影响”等问题做出细致解答。玛丽·塔克指出,儒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把人与自然纳入统一整体,确立了和谐共生的原则,这是对世界生态哲学思想的伟大贡献,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余年的关键因素之一。她强调,与西方个人主义不同,儒家的整体性思维集合了人类、自然生态和社会秩序等全方位视角。约翰·格瑞姆表示,中国提出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倡议,对实现碳中和等世界性生态目标有极大意义,并且可能对西方国家产生影响。他强调,西方应采纳与儒家思想相似的宇宙视角,将人类与宇宙和自然世界紧密联系,以解决人类对地球的不可持续压力,建立更包容、更可持续的关系。

丁永祥对两位学者的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在当代社会,生态问题确实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鼓励在座师生关注现实生活,培养跨学科思维,共同推动学院学术研究发展。

(文学院 杨子慧 刘佳怡/文 田果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