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河南大学李景文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一楼报告厅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漫谈古籍与古籍整理”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张富春主持,学院师生积极参与学习。
在深入分析社会各领域问题的基础上,李景文表示当前社会面临着古籍及其整理价值认知不清的问题。通过对比学术界对古籍定义的三种主流方法,他明确提出采用以中国历史朝代为基准的分类法来明确古籍的界限,认为古籍的定义应限定为1912年之前在我国创作或出版,且具备传统中式装帧特征的文献。李景文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着手进行古籍抢救保护、古籍整理研究、古籍编辑出版、古籍数字化、古籍普及推广和古籍人才培养等多项工作。他指出,深入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传承中华文明和提升文化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以张元济对《百衲本》和《四部丛刊》》的系统整理为例,李景文阐释了古籍整理的概念,归纳总结出有关古籍整理的八大类方法,认为这些手段极大提升了古籍的当代及未来可读性,推动了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发展。在讲座互动环节中,李景文就师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详细解答。
张富春对李景文的分享表示由衷地感谢。他表示,古籍整理与文献语言学、古典文献学等息息相关,其学科建设与发展对于学院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学术素养,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专家简介:
李景文,文学博士,河南大学二级教授,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原任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河南省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文旅厅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长期从事文献学、版本学、图书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古籍整理著作、大型丛书20余种,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
(文学院 张静怡/文 高 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