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叶军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为文学院师生作题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内涵、新特征、新方向”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屈会超主持,学院三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叶军从国际中文教育名称发展的历程出发,系统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新名称蕴藏的新内涵,并就“国际中文”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进行了内涵解析。他指出,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环境多样,对象多种,内容多重,目标多元,为国际中文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提出了新的任务。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要服务国家战略,实现国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此,要区分面向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中文教育,面向特定区域国别的中文教育,面向“一带一路”的“中文+”教育,面向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中文教育,面向现代科技的智慧中文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叶军强调,国际中文教育要边学边用、学而有用、学而为用,最终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屈会超对叶军的分享与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叶军基于语言教育的全球影响力与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性,明确了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价值,为师生走深走实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提供新方向、新目标,为推动我校国际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专家简介:
叶军,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院长。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副主任,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汉语语音、语法研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曾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及教学成果奖。曾任教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斯利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
(文学院 樊羽晴/文 徐一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