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晚,上海师范大学曹秀玲教授应邀做客“卫风讲堂”,在崇文楼二楼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题为“为什么‘牛排七分熟’‘家电九成新’”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崔应贤教授主持,学院数十名师生参与。
曹秀玲以“牛排七分熟”“家电九成新”等日常表达的学术价值切入,通过“X分”与“X成”两组典型数量结构的对比研究,深度解析“X(数)分/成”的语法功能、数量表达特征、功能演化路径、演化机制。基于大规模语料统计,她指出,“X分”系列符合主观量标模型中整体标量、主观大量、现实性三重特征,而“X成”结构遵循语法化单项性假说模糊表量、推测判断、非现实性的独特属性。在功能演化路径考证中,她研究构建了“数量义>范围义>程度义”的三阶演化模型,证实了“三分”“七分”类表达实现从数学比例到程度副词,“九成”类表达从具体比例到模糊量度词的语法化转型。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曹秀玲指出“X”结构的演变与分母恒定、分子变量路径匹配,“X成”结构适用于分子凸显、分母隐退的规律。
崔应贤对曹秀玲的分享表示感谢。他表示,曹秀玲结合定量分析与历时考据的研究方法,从日常现象中发掘深层规律的治学精神,为学院师生提供提炼学术课题的研究范式,有助于提升师生语言认知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
专家简介:
曹秀玲,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学术交流与出版专委会副秘书长,第三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工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和论文集9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语合中心等科研项目10项。
(文学院 李悦彤/文 赵一萌/图)